1.1.债券市场概述
债券市场是债券发行和买卖交易的场所。债券承销商负责债券发行和承销,在债券发行人,投资人之间起到金融中介作用。
债券发行人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
发行人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一般有固定期限,到期时债务人需按时归还本金及支付约定的利息。债券因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和期限,其市场价格相对股票价格而言比较稳定。
债券市场在其筹资功能基础上,还为各种资产的定价提供基本的参照。
国债发行主体是国家,被认为不存在违约风险,所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便成为市场无风险利率最合适的替代,从而为其他债券和金融资产及投资项目提供定价基准。
1.2.债券的种类
政府,金融,公司等
1.政府债券
国债,地方政府债。
国债是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包括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和地方政府自主发行的由地方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券。
2.金融债券
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特别批准而发行。金融债券包括政策性金融债,商业银行债券,特种金融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等。
政策性金融债发行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商业银行债券发行人,商业银行。
特种金融债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部分金融机构发行,所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
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由证券公司发行。
3.公司债券
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有的国家允许非股份制企业发行。
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
短期,一般是一年以下。中期,一般1~10年,长期,一般10年以上。
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零息债券等
1.固定利率债券
固定的票面利率和不变的面值。
2.浮动利率债券
票面利率通常与一个基准利率挂钩,在其基础上加上利差以反映不同债券发行人的信用。
浮动利率 = 基准利率 + 利差
国际金融市场,常用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做基准利率。我国,常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际惯例将利差用基点表示,1一个基点等于0.01%。
在每个利息支付日利息由上一支付日的基准利率和利差共同决定。
3.零息债券
中间不支付利息,到期日一次性支付利息,本金。
息票债券,贴现债券。
息票,发行时规定,存续期内,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利率按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中长期债券。债券持有人于息票到期日,凭息票领取最后一期利息,本金。
贴现,无息票,或零息。发行时不规定利率,券面也不附息票,以低于债券面额价格出售,到期按债券面额兑付。
如赎回条款,回售条款,转换条款等。
1.可赎回
赎回价格,包括面值和赎回溢价。
可提前赎回对发行人有利,发行人可在一段时间后市场利率下降时,融资,提前赎回之前高利率债券。再发行低利率。发行人在到期前,按约定价格提前支付本息,结束债券。
是否提前赎回是发行人的权利。
2.可回售债券
针对持有者,到期前提前回售给发行人。约定的价格为回售价格。回售价格一般是债券的面值。
是否回售是持有人的权利。
3.可转换债券
4.通货膨胀联结债券
大多数此类面值在每个支付日会根据某一消费价格指数调整来反映通货膨胀变化。
5.结构化债券
指以其他债券或贷款组成的资产池为支持,构建新的债券产品形式。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住房抵押资金流来自贷款人定期还款。购买结构化债券的投资者通常定期获得资金池里的一部分现金,包括本金和利息。
1.3.债券违约时的受偿顺序
债券违约时的受偿顺序:
有保证-》优先无保证-》优先次级-》次级-》劣后次级
有保证债券意味着投资者对相关资产及其产生的现金流有直接受偿权;
无保证债券只是对债务人的资产有普遍的受偿权,在破产清偿时在有保证债券后获得清偿。
抵押权债券,保证物是实体资产。
有限留置权债券,保证物是房屋或专利,品牌等
有保证证券根据保证形式不同,可分为抵押,质押,担保。抵押的担保物是土地,房屋,设备等;质押的保证物是发行者持有的债权,股权。
1.4.投资债券的风险
信用,利率,通胀,流动性,再投资,提前赎回
发行人未按契约规定支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指利率变动引起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
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
参考现值理论。
利息和本金是不随通货膨胀水平变化的名义金额。通货膨胀使得物价上涨,债券持有者获得的利息和本金的购买力下降。对通货膨胀特别敏感的投资者可购买通货膨胀联结债券,其本金随通货膨胀水平高低变化,利息计算由于以本金为基础,故可避免通货膨胀风险。
手中债券变现。通常用债券的买卖价差的大小反映债券的流动性大小。
债券的流动性风险指到期债券的持有者无法以市值,只能以明显低于市值的价格变现债券形成的投资风险。
指在利率下行环境中,附息债券收回的利息或提前于到期日收回的本金只能以低于原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利率水平再投资于相同属性的债券,而产生的风险。到期利息可买债券数变少了【利息下降,债券价格变高了】
债券发行者在债券到期日前赎回有提前赎回条款的债券。利率下降,发行人赎回。投资人用之前价格,只能买更少的同类债券。
1.5.中国债券交易市场体系
通过商业银行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交易
场内交易所市场,场外银行间市场并存,以交易所市场为主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
2.1.债券的估值方法
根据贴现现金流估值法,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投资者对持有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的现金流的现值。
零息债券是一种以低于面值的贴现方式发行,不支付利息,到期按债券面值偿还的债券。内在价值:
V = M * 1 / (1+r)^t
式中:V表示零息债券的内在价值;M表示面值;r表示年化市场利率;t表示债券到期时间,单位年。期限小于一年的:
V = M(1 – {t / 360} * r)
式中:V表示贴现债券的内在价值;M表示面值;r表示年化市场利率;t表示债券到期时间,单位是天。
面值 – 到期利息 = 内在价值,例子:
面额100,贴现率3.82%,90天。内在价值 = 100 – 100 * 90 / 360 *3.82%=99.045
固定利率债券按票面金额计算利息,票面附有定期支付利息凭证的期票的债券。固定利率债券内在价值:
V = C / (1+r) + … + C / (1+r)^n + M / (1+r)^n
式中:V表示固定利率债券的内在价值;C表示每期支付的利息;M表示面值;r表示市场利率;n表示债券到期时间。
例子:
附息债券面额100,票面利率5.21%,市场利率4.89%,期限3年,每年付息一次,内在价值:
V = 5.21 / (1+0.0489) + … + 5.21 / (1+0.0489)^3 + 100 / (1+0.0489)^3 = 100.873
统一公债,特点无期限。内在价值计算:
V = C / (1+r) + .. + C / (1+r)^n = C / r
上式中,r>0,|1 / (1+r)| < 1,n->无穷大
2.2.债券的收益率
债券年利息收入与当前债券市场价格比率,公式为:
I = C / P
式中,I表示当前收益率;C表示年息票利息;P表示债券市场价格
是可以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相当于投资者按当前市场价格购买且持有至到期可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假设:持有到期,利息再投资收益率不变。
到期收益率一般用y表示,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关系:
P = 求和(t从1到n)[C / (1+y)^t] + M(1/(1+y))^n
式中:P表示债券市场价格;C表示每期支付的利息;n表示时期数;M表示债券面值。
例子:
票面金额100元,2年期,第一年利息6,第二年利息6,市场价格95,债券到期收益率和当前价格间关系:95 = 6 / (1+y) + 106 /(1+y)^2,解得y = 8.836%。
2.3.利率期限结构和信用利差
利率期限结构,指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和到期期限间的关系。
收益率曲线四种类型:
上升
反转
水平
拱形
1.信用利差概述
指除了信用评级不同外,其他条件全相同的两种债券收益率差额。
为度量违约风险与投资收益率间关系,将某一风险债券的预期到期收益率与某一有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无风险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间的差额,称为风险溢价。
2.信用利差特点
1.对给定的非政府部门的债券,给定的信用评级,信用利差随期限增加而扩大。
2.随经济周期扩张而缩小,随经济周期收缩而扩张。
经济差,倾向买政府债,导致其价格变高,到期收益下降。非政府债,价格变低,到期收益上升【以违约风险增加为代价】。经济好,倾向买非政府债,导致其价格变高,到期收益下降。政府债,价格降低,到期收益上升。【正常下虽然上升,但收益率还是比不过非政府债】
3.信用利差可作为预测经济周期指标
2.4.债券的久期和凸性
利率变化是影响债券价格主要因素之一。久期,凸性是衡量债券价格随利率变化特性两个重要指标。
债券的到期期限是最后归还本金的期限,没有反映附息债券在存续期内利息偿付的期限。如,息票率为5%的10年期债券和年利率为5%的10年期零息债券,前者在到期前多次支付利息。每次付息可认为该债券的一部分到期。后者,所有本息到期一次性支付。
为全面反映债券现金流的期限特性,麦考林引入久期,将其定义为债券本息所有现金流的加权平均到期时间。即债券投资者收回其全部本金和利息的平均时间。
对半年付息一次,且无内含选择权的固定利率债券,价格计算公式为:
P = C / (1+y) + … + C / (1+y)^n + M / (1+y)^n
其中,P为债券价格;C为每次付息金额;y为每个付息周期应计收益率【这里为年化收益率的一半】;n为付息周期数【这里为年数*2】;M为面值。
要确定收益率发生微小变动时债券价格变化,可对上式进行对收益率的一阶求导:
dP / dy = –{1 / (1+y)} [1C / (1+y) + … + nC / (1+y)^n + nM / (1+y)^n]
上式表示了收益率发生微小变化时,债券价格的变化。两边同时除以债券价格P,可得到价格变动百分比。
{dP / dy} * {1/P} = –{1 / (1+y)} [1C / (1+y) + … + nC / (1+y)^n + nM / (1+y)^n] * {1/P}
将 [1C / (1+y) + … + nC / (1+y)^n + nM / (1+y)^n] * {1/P}称为麦考利久期D_mac。
麦考利久期的计算过程是计算每次支付金额的现值占当前债券价格的比率,然后以此比例为权重,乘以每次支付的期限,得到每次支付的加权期限,再将每次的加权期限加总。
对零息债券,其久期等于到期期限;对附息债券,再债券到期之前的每次付息都会缩短加权平均到期时间,因此,付息时间的提前或付息金额的增加会使债券的久期缩短。
(dP / dy) * (1/P) = –D_mac / (1+y)
麦考利久期除以1+y被定义为修正久期,即
D_mod = D_mac / (1+y)
dP / P = –D_mod * dy
上式表示,在给定收益率变化下,债券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与修正久期变化方向相反。修正久期越大,由给定收益率变化所引起的价格变化越大。
对债券收益的微小变化,久期可给出利率敏感性测度。但随着收益变化程度的增加,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因为债券价格随利率的变化关系非线性。
债券价格-收益率曲线的曲率就是债券的凸性。凸性意味着债券的价格-收益曲线的斜率随着收益率而变化。对凸性为正的债券,收益率升高时,斜率是绝对值较小的负值。久期估算价格的下降幅度比实际价格下降幅度大;收益率降低时,斜率是绝对值较大的负值,久期估算价格的上涨幅度小于实际价格的上涨幅度。在其他特性相同时,投资者应当选择凸性更高的债券进行投资。
债券基金经理可通过合理运用这两种工具实现资产组合现金流匹配和资产负债有效管理。如债券基金经理能较好确定持有期,就能找到所有的久期等于持有期的债券,并选择凸性最高的那种债券。该策略称为免疫策略。
可以尽量减免到期收益率变化所产生的负效应同时,尽可能从利率变动中获取收益。
有所得免疫,价格免疫,或有免疫。
1.所得免疫
保证投资者有充足的资金可满足预期现金支付的需要。这对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重要意义。这类投资者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高,投资成败关键在投资组合是否有足够流动资产可满足目前支付。
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使投资的债券投资组合,获得的利息和收回的本金恰好满足未来现金需求。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是现金配比策略。另一种可选策略是久期配比策略。此策略只要求负债的久期和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相同即可。
有必要将两种配比策略优点结合起来,即水平配比策略。投资者可设计出一种债券投资组合,在短期内运用现金配比策略,在较长的时期运用久期配比策略。这样,既有现金配比策略中流动性强的优点,又有久期配比策略中弹性大特点。
2.价格免疫
价格免疫由那些保证特定数量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特定数量负债的市场价格的策略组成。价格免疫使用凸性作为衡量标准,实现资产凸性与负债凸性匹配。
3.1.货币市场工具特点
短期,高流动性的低风险证券,包括银行回购协议,定期存款,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央行票据等。
3.2.常用的货币市场工具
1.概念
资金需求方出售证券同时与购买方约定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出售方为正回购方,购买方为逆回购方。
2.功能
1.人民银行,方便央行收回基础货币,形成短期利率
2.工具
3.套期保值,头寸管理,增值等
3.回购协议市场
两个国债回购市场。场内,场外。
场内,上交所,深交所,参与者包含个人,企业。
场外,银行间,参与者多为金融机构。
4.回购协议类型
按期限
按逆回购方是否有权处置回购协议的标的国债。
质押式,买断式。
5.影响回购协议利率因素
1.抵押证券质量
2.期限长短
3.交割条件
4.其他子市场利率
6.定价
回购价格 = 本金 * [1 + 回购时应付利率*期限/360]
7.风险
1.无法按约定价格赎回。
2.对方不愿按约定价格回售。
1.概念
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短期债务凭证,简称央行票据。
2.产生原因
中央银行得在外汇市场购买外汇,为控制货币供给。通过发行中央票据冲销购买外汇带来的货币供给的扩张。
国债期限一般3~5年多。央行票据多是短期。
3.特征
参与主体只有人民银行,特许银行和金融机构。
4.票据分类
普通,专项
1.概念
短期政府债券,狭义,仅指由财政部发行的政府债券。
短期政府债券以贴现的形式发行,为无息票债券。投资收益是证券购买价,票面价值的差额。
2.特点
1.违约风险小
2.流动性强
易于变现
3.利息免税
1.概念
企业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
2.发行
由商业银行承销,采用无担保方式发行。通过市场招标确定发行利率。发行者需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投资者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主要是获得短期流动性。对资金用途无限制。
3.发展现状
总量超过企业债,公司债。
1.同业拆借
金融机构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行为。
银行间市场。
参与者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
对资金拆入方,有利于降低机构的流动性风险(钱不够了向同行临时借)
对资金拆出方,提供机构获利能力(收取利息)
对央行,可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影响同业拆借利率;
同业拆借市场是对短期流动性最敏感市场。可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起源于存款准备金制度。
同业拆借的对象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同业存款,证券交易商,政府的活期存款。
交易过程通过中央银行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实现。
2.银行承兑汇票
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行申请并经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可用于到期时承兑,或到期前贴现(立即获得资金)
3.商业票据
发行主体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所发行的期限为2~270天的,可流通转让的债务工具。狭义上指商业本票。原先依附于真实的商品赊销关系,赊销方可凭借赊购方出具的商业本票在到期日取得贷款,或提前到票据市场贴现转让。
特点:
1.面额较大
2.利率较低
3.只有一级市场
发行,直接发行,间接发行。
直接发行指发行主体直接将票据销售给投资人。
间接发行指发行主体通过票据承销商将票据间接出售给投资者。采用贴现发行。
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银行发行的,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的,可在二级市场转让的金融工具。
与定期存款比下特点:
1.不记名,可在二级市场转让
2.面额较大,且为整数
3.投资者一般为机构投资者
4.利率可为固定,也可为不固定。一般高于国债
5.不可提前支取,可在二级市场转让
6.期限较短
风险:
1.信用风险。发行银行到期无法偿付本金,利息
2.市场风险
无法在二级市场变现。
5.同业存单
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
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