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玺配资:疫情阴云未散 A股走势胶着

本周二,A股大致走平。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涨0.03%至3563.89点,其余主要股指均微幅上涨。由盘面看,除数字货币、软件等少数板块走强外,多数板块涨跌互现,走势相对平静。

值得一提的是,尾盘集合竞价时有太多个股产生异动,要么急涨或急跌,要么成交量显著大于平时。出现这种情况与月末效应相关,投资者不宜过分解读,不排除一部分机构有“粉饰”账面的动机,特别是一些争夺排名的公、私募基金。

除疫情因素外,其他消息面相对平淡。周二上午,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月例行公布的中国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该数据由10月的49.2提升至50.1,重新站回50这一荣枯线上方。不过,在分类指数方面,仅生产指数高于荣枯线,而其他4项即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荣枯线。

这份数据在性质上当然属于利好,只是感觉相当温和。由分类数据看,11月制造业PMI指数回升主要与生产指数上升相关,而这可能又与电力恢复阶段性刺激了企业补产行为相关。电力供应波动因素对数据的干扰较大,所以一时很难得出明确结论。

周二早盘,大盘走势尚好,午后弱了些,其中的原因有可能与北上资金情绪不稳相关。上午,北上资金净流入20多亿元,最终净流出34.11亿元,这意味着北上资金午后显著流出50多亿元。北上资金的谨慎部分与国外疫情相关。

关于新冠病毒新毒株,其实各国或国际机构尚无定论,有待科学家继续观察与研究。无论最终真相如何,我觉得A股在表面上的波动都不会太大,顶多是涨跌板块出现一些变化,如果国际疫情风险再度大幅提升,那么西方暂时也很难步入紧缩,且届时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会再度得到提升,这种情况下A股中的一些出口类企业或就得到上涨动能。如果疫情方面未出现太多风险,那么美联储等西方主要央行应有可能步入紧缩,其中对“无风险收益率”最为敏感的A股科技股承压或相对稍大。

具体操作策略方面,投资者最近布局时应更多地考虑多样化,避免重仓押注单一行业,平衡投资组合。打比方说,不要重仓什么抗疫股,比如一些疫苗类、医用防护类股票,也不要重仓疫情受损股,如一些机场航运类股。如果投资者对各类行业的个股能平衡配置,那么很大程度上就能回避自己在药疗、病毒等专业知识上的能力短板。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fjkf/article/details/121650656?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6281127916782412536754%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66281127916782412536754&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times_rank-28-121650656-null-null.nonecase&utm_term=%E8%82%A1%E7%A5%A8%E9%85%8D%E8%B5%8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