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经验总结

 郑重声明:本文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參考。

  自2013年剩余金额宝问世一来,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剩余金额宝的突出贡献主要有3项:

  1.为其它互联网相关的纯互联网和传统金融企业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向大家证实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前景是光明的。

    深受用户喜欢。更关键的是“中央没有反对”。

  2.极大地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財意识。

  3.把非常多传统的金融业务和一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带向了公众的视野。

    这一点是非常多人忽视的。在剩余金额宝之前。就有非常多线下和线上的金融产品,仅仅是没有广泛普及而已。

观点:剩余金额宝验证了群众的理財需求和中央的政策态度,给众多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2015年,熟悉了很多其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产品,今天特地抽出时间做下思路梳理。

  

  互联网金融业务一览

1.P2P

  眼下的P2P大多不够“纯正”,除了拍拍贷,大多都经过了“中国特色化”改造,主要是因为眼下国内征信体系缺乏。

  就像去购物,没有可靠的电商平台,购物总是会非常担忧。

  

2.P2C

  P2P、P2C,本质事实上都是一样的,仅仅是不同的概念模式,有不同的玩法。

  

  对于大多数的P2P、P2C等业务,我个人认为。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创新。仅仅是借用互联网规则的不确定性,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性,把传统线下业务搬到线上来。

  做得好的能够赚到很多其它钱。做得差的坏账很多其它。

  

3.贷款的业务模式

  P2P、P2C、小额贷款等。他们的业务性质主要是依据借款的性质来定义的。

  眼下比較主流的贷款类别:信用贷款、房产抵押、车辆抵押、股票抵押。

  依据贷款主体。又分为个人和企业两大类。

  

  信用贷款:

     个人看工资单、户口本等资料。企业看流水、营业执照等。小区电梯到处有“利率非常低。当天放款”,

  个人认为不现实,是宣传用的。个人分析,相似的业务,都是把事情做得非常easy非常美好,等你去联系

  他们之后,他们收集了你的资料,然后慢慢和你讨价还价。

     互联网上非常多广告。都说的非常好。比方发红包,然后给一大堆的限制条件,挺扯淡的。

 

  房产抵押:

      据悉手续细节。不太懂,反正就是,你不还钱,我就把你房子给卖了。

  

  车辆抵押:

      和房产相似,车辆办理“过户”之类的手续。真正押车的不多,眼下非常多企业是在车上装了“GPS”,

  

  股票抵押:

     了解一点。优质企业的股票,银行能够考虑。

4.股票配资

  近期这个非常火,主要是股市暴涨暴跌,有的人及时收手,赚的盆满钵满。有的太贪,跳楼身亡。

  之前关于融资融券了解的不多。反倒是P2P流行之后,才知道,非常多P2P机构放款给融资融券相关的个人和企业。

  金融加上了“杠杆”,真的太危急了。

  

5.供应链金融

   给优质的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风险相对可控,对于扩展业务渠道非常有帮助。

   

6.剩余金额宝等货币基金

  阿里剩余金额宝、京东小金库、腾讯理財通、百度百发,随时提现。却享受银行定期的收益,非常不错了,基本零风险。

  剩余金额宝和小金库有尝试,剩余金额宝因为有支付宝的支撑,用户体验比較不错。而京东小金库相对差了一点。

  

7.股权众筹

京东的股权众筹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投资人层面和政策法规层面。

  继大集团雷的京东推出股权众筹之后,阿里、平安等不少大集团都陆续推出相关业务。

  从基金到股票,从剩余金额宝到P2P,从产品众筹到股权众筹。我个人更加看好股权众筹,给了很多其它人“创业”的机会,做点尝试还是能够的。

  

8.再谈P2P

  截至眼下,深入接触了3种类型的P2P系统

  第1种:第三方支付网关类。最简单,方便正规平台运营

  一个标。就是一个贷款项目。

  仅仅要合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

  

  第2种:第三方资金托管,有点复杂

  支付网关类。平台easy跑路。随着舆论的导向,非常多平台採用了第三方托管,跑路成本略微添加了一点,很多其它的钱

 会被第三方托管机构搞走。支付公司、第三方托管机构和银行越来越相似。资金通道,有资金流动,就收手续费,各种费用。

 

  借款人,必须自己注冊一个账号,填写手机号和邮箱等,平台统一维护借款人难度增大。

  

  第3种:第三方资金托管,业务模式更全面

  P2P+ERP,ERP这个定义不够准确。

  产品方面:理財类(用户和平台签协议)、债权类(用户和借款人直接签协议)

  

  

9.第三方支付

  最大的贡献是。对接了很多其它的银行机构,减少了企业资金的渠道成本,方便了个人用户资金管理。

  虽说是秉承“免费”概念,但一旦成长起来。利润还是非常高的,个人感觉和道听途说。对个人用户免费或者手续费非常低,

在C端用户端流量大增到一定程度之后,B端企业端,不得不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互联网就是个法规不健全的easy垄断的行业。

  11年之后,支付须要拍照,有了一定的门槛。而不像P2P,门槛差点儿没有,诈骗跑路一堆。

  

10.网上基金

 手续也麻烦。剩余金额宝简化了基金购买手续。才得以迅速普及。

 

11.征信

  人民银行、阿里、腾讯,都推出了相关的征信服务,其它公司做这个的也不少了。

  如今随便一个公司,尤其是非技术岗位的,特别喜欢整“大数据”,互联网概念也真是个扯淡的事。

 身为技术人。对非常多人的话仅仅能表示呵呵。

  

  征信等非常多业务,互联网公司喜欢大谈开放,事实上都是扯淡,每家都在环绕自己的利益构筑各种利益集团,

而人民银行之类的权威机构,据说又不够灵活。

  

12.很多其它

   分期还款、白条免息等也是个非常火的领域。

   

   从个人角度来说,还是非常期待互联网金融能有很多其它实质性的多样性的发展,在保障安全好用的同一时候,

 能大大减少了融资借款成本,提高投资理財收益。从而发挥金融的巨大价值。促进科技、实业等 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雷FansUnion

   2015年7月2日

   湖北-武汉-循礼门

   QQ:240370818,微信:FansUnio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